当代电影

期刊导读

当代视角下鲁迅硬译的意义

来源:当代电影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19

一、提出“硬译”的背景

鲁迅一生翻译的作品多达200 多种,涉及十几个国家,共计300 多万字,而鲁迅的翻译思想随着翻译实践的推进,也发生变化和进展。1903-1919年,这个阶段鲁迅正在日本留学,当时鲁迅的翻译思想更多受严复影响,倾向于“意译”,他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科技和文学,来引导国人进步,充满了浓厚的传统家国观念。1909年,鲁迅完成并出版《域外小说集》的翻译,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,《域外小说集》是第一部外国短篇小说集,而鲁迅的翻译思想也是在发行这部小说时发生改变,自此,鲁迅的翻译思想趋向于成熟和稳定,即“硬译”。同时这本小说集也是一种新文体常识,开拓了中国短篇小说的新时代[1]。

而鲁迅提出并采用“硬译”也是有其背景原因的,首先是因为当时情况下,能够选择的原文本确实有限,欧洲和俄国等一些国家的文学、社会学书籍都没有汉译本,同时很多优秀的作品也没有引进国内,国内大众甚至都没有机会了解这些文化,鲁迅很想填补空缺,但是又不懂俄语或其他语言,只能由日语来转译,从而填补空缺。“所以暂时之间,恐怕还只好任人笑骂,仍从日文来重译,或者取一本原文,比照日译本来直译罢。我还想这样做,并且希望更多有这样做的人,来填一填彻底的高谈中的空虚[2]”。鲁迅内心是不提倡转译的,还是认为翻译时最好选择源语文本直接译成汉语,而他这样做是为了更多地引进西方先进文化,让国人有机会接触到新文化新文学,从日文翻译也是补救手段,为了打破闭塞状态,这是鲁迅提出“硬译”的首要原因。

其次,当时社会环境下,所有事情都处于焕然一新的状态,新文化运动后,鲁迅希望从西方语言文化中吸取新的养分,推动白话文运动。而当时汉语的白话书面语并不成熟,翻译过来也找不到合适的通顺的对应语言,所有事情都处于摸索中,鲁迅反对“歪译”,权衡之下,就选择“语句不顺”作为补偿手段。

二、“硬译”的实质

鲁迅主要的翻译策略是“硬译”和“宁信而不顺”等。为此,梁实秋曾多次批评鲁迅的“硬译”,同时其他人也反对鲁迅的“硬译”思想。其实鲁迅提倡的“硬译”,其本质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般:

(1)若要了解“硬译”,首先要了解鲁迅的“直译”。《中国译学理论史稿》中,陈福康明确指出,鲁迅的“直译”是针对“歪译”而言的,“直译”就是“正译”。而“直译” 是包括正确的“意译”在内的“正译”,因此,鲁迅对“直译”和“意译”是持有非常辩证的态度的。他一直认为“直译”容易产生偏差,以及自己的译文的不足之处是有清醒的认识的。其实,鲁迅的意思非常明白,他是主张“直译”的,但是并不赞成拘泥的形式;对于经过潜心研究的“意译”,他是求之不得的[3]。

(2)1929年,梁实秋发表《论鲁迅先生的“硬译”》,认为“硬译”就是死译,批评鲁迅的翻译思想。而后,1930年鲁迅发表了《“硬译”与“文学的阶级性”》,反驳梁所说的“宁顺而不信”,并正式提出“硬译”论—尽可能接近原文,尽可能等值于原文的翻译。鲁迅把自己的翻译称为“硬译”,本质上就是“直译”,而称为“硬译”的主要目的,是为了更好地给读者展示出文化差异,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句法,又可以引进新句法,经过一段时间后,可能吸收转化为自己所用。

(3)从鲁迅的文章中,“自然,世间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,能够译成既不曲,也不‘硬’或‘死’的文章的,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,我就只要来填这从‘无有’到‘较好’的空间罢了[4]”,从这里也能看出鲁迅并不是毫无根据地提出“硬译”的,而是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,为了填补“无”的空白,所以先采取“硬译”。他认为自己的“硬译”只是一个过渡,足以看出鲁迅的伟大。

三、鲁迅采用“硬译”的目的

上文提到,鲁迅刚开始的翻译策略并不是“硬译”,之前也是延承了传统的翻译方法,这样做包含了他的良苦用心,接下来通过几个鲜明的小例子来感受一下鲁迅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。

例1 她白的像石灰一样,简直像石灰。

例2 一位闺秀看作雪白,别一位闺秀却看作通红,红到像越橘一样。

例3 生 了 普 式 庚( Pushkin) 的俄国,生了托尔斯泰( Lev Tolstoi) 的俄国。

例1 和例2 都是出于鲁迅所做的《死魂灵》的翻译,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内容都是和我们日常所用比喻不太形同,这样的比喻让人眼前一亮,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“洋味”。例3 出于鲁迅所译凯拉绥克那卡斯基的《文艺与批评》,这个例子不仅对外国人名进行音译,而且保留名字的西方写法,读者阅读后明显知道这是异国语言,更加能感受到其中的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