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电影

综合新闻

艺术探索,解读当代画家杜觉民绘画艺术

来源:当代电影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11-09
文/邵彦(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)
画家简介
杜觉民,杭州人,当代水墨画家,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博士,2007年获中国画实践类博士学位,并留校任教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杜觉民工作室高研班导师,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客座教授,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,林芝画院名誉院长,浙江画院特聘画师,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,江南画院特聘画师,杭州美术家协会理事,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理事兼秘书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先后在法国、日本、牙买加、新加坡及国内各大城市举办个展。
孤独之眼眺望天穹——杜觉民画评
(一)
面对杜觉民的水墨画,读者会领悟到:画家一定有着复杂的经历和深邃的思想。他的题材既有古典文人画的禽鱼杂画和栖隐的文人,也有回忆中的乡村生活和田园牧歌,有历史上的英雄豪杰,也有底层的广大民众,但更多的则是无名氏的大头像,这些题材并不是他首先使用的,但他画出了别样的气度。禽鱼杂画的笔墨和立意显然来自八大山人,也是在墨戏中挥洒才情,嬉笑怒骂,然而变形愈加厉害,孤愤感更强。文人形象或枯坐或兀立,或鼓琴或独钓,固然可以看成画家的自况,但更突出一种苦涩的孤傲,空白的背景已经不是艺术处理的留白,而是与个人隔绝甚至对立的整个世界,即使在平和静坐时,脸上也只是一缕无奈的笑容。乡村生活如露天电影,三伏天祖孙午睡等,充溢着童年的柔和温馨,但对于早年在乡村生活中经历了长期苦难的画家,这一切只是对美好记忆的片段采摭而已。历史画多少是画家自己英雄情结的表述,而大头像则表达了抽象的“人”的概念,一张张表情各异的人脸,在画面上顶天立地,散发出摄人心魄的力量。
画家出生在北国哈尔滨。他出生那年,正赶上轰轰烈烈的“反右”运动,知识分子父亲不幸成为一名“右派”。也许在记事以前,他还不能体察大人的愁苦,但在1960—1962年那场大饥荒中,他一定过早地记得了政治压力和饥饿相伴而至的滋味。到1962年,作为政治和饥饿相伴施压的最后结果,全家由城市被遣送原籍萧山农村,他不得不面对生活境遇的巨大改变。他7岁在村里读小学,上到四年级就辍学当了生产队的放牛娃,那年他才10岁。不用上学,天天在林间山上放牧,这种生活也许更符合小男孩的天性,但问题是放牛娃一天的劳动成果不到两角钱(一天挣2.5个公分,年终结算每个公分7分钱),一个月不到5元左右。到16岁时他已是整劳力了,各种农活无所不能,一天可挣12个公分。他后来虽然也画牧童,但并没有迷恋上山水花鸟画,而是用一双火眼金睛看人世,可想而知当年农村的田园牧歌只是表象,而劳累、饥饿和政治歧视才是生活的常态,并成为日后奋进的动力。
萧山位于钱塘江以南,与省城杭州只是一江之隔,今天已经变成了杭州市萧山区,历史上却属于浙东的绍兴府,文脉与杭州颇为不同。绍兴民气强悍,又以科第著称,不但出文人学者,更出特立独行的思想家。杜觉民画中豪放自由的笔墨显然接续了乡贤徐渭的精神,而深沉得近乎痛苦的思考和民胞物予的情怀则可以远溯到黄宗羲。他不断求学的经历也令人想起绍兴人看重读书进学的传统: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激烈竞争中考上浙江丝绸工学院,后来又克服重重困难,在39岁时拿下广州美院中国画硕士学位,51岁时拿到中央美院博士学位。求学不仅意味着获取文凭,更意味着大量的阅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,在这一点上,杜觉民所做到的比许多人文学者还要多。
也许正是早年的曲折与磨难,使杜觉民人到中年仍然保留着“愤青”心态。1999年(己卯)春节后不久,他在自己的生日画了一幅题材不甚祥和的《风萧萧兮易水寒》,画上荆轲仗剑背面而立,扭身露出大半侧脸,表情悲愤而壮烈,可以视作画家的自况,高渐离坐地击筑,两人就如一立一坐两尊石像。
《风萧萧兮易水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