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当代电影》
人活一辈子,就是不断与自己和解的过程。
以母亲为主题的《你好,李焕英》票房大捷的消息犹如在耳,以姐姐为主题的《我的姐姐》就在清明节档期悄然上线。
上映之初成绩就非常可观,首日票房6000万+,用2天21时破2亿,5天6时破5亿,8天5分破6亿,真是电影市场的又一好消息。
电影的人物塑造、画面表现和情节设计都非常触动人心,尤其是台词,实在太敢说了,直击灵魂深处,包括后续挖出的原型人物残酷的现实,更是引起网友一波波的讨论。
那么,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些什么?
看似一个平淡的生活事件:父母突然双亡,打破女儿的全部计划,留下一个视若灾星的弟弟。
原本以为,这将会是一个姐姐如何含辛茹苦,放弃自己的未来生活,养大弟弟的感人故事,结果,并不是。
它却敢于叫板社会伦理道德,提出一个问题,姐姐到底有没有义务赡养弟弟,尤其是在知道姐姐的真实处境之后?
厉害,真厉害。
但这还不是电影让人最爽的部分,对形形色色人物的高度还原,仿佛让我们置身其中,感受来自内心深处,压抑多年的呐喊。
这部选材不刻意迎合观众,没有大的流量明星,更避开了春节档等有利的上映时间的电影,究竟靠什么赢得票房,引起热议?
第一,出色的人物塑造,人不是非黑即白
相信看过电影的人,都会对里面每一个人物都印象深刻。
这个世界并不纯粹,没有非黑即白,并非所有人都是善恶分明、一板一眼的。
人本来就是有多面性的。
1.安然的姑妈(朱媛媛饰演),她从出场开始,每一个情节都是有深意的。
首先是葬礼,画面中的她哭得很大声,但是颇有做作感,而且眼泪说流就流,说收就收,好像故意在迎合氛围的那种人。
但是画面一转,葬礼上亲戚们各顾各的,甚至在黑白照旁边打着麻将。
此时的画面是冷色调的,无不表现着亲人们的冷漠。
姑姑反而是唯一显得,有那么点人情味的人,至少她还哭了。
随后她扮演了和亲戚们一样的角色:想把弟弟强加给安然,因为安然得到了父母的学区房;更重要的是,她是姐姐。
这样的“姑姑”,就在我们身边啊。
是不是每个人的家里都有这样一个亲戚?
她充当着长者,通晓人情世故,却又爱多管闲事,嘴里总噙着老套又愚昧的道理。虽然看着总是那么可恶,但却让人恨都恨不起来。
为什么呢?
她说的又何尝不是这个社会残酷的现实,她经历过的事情,又何谈公平?
正如安然拒绝赡养弟弟的前几天,姑姑代管他的时候,她女儿又嘟囔了一句:自己家里困难,却非要当好心人。
是的,姑姑就是这样一个嘴硬心软的人,她也受了一辈子的苦。
从她生下来的那一刻起,他的父母就在谋划二胎,因为想要男孩。
这个家里,从来没有什么是属于她的,连她自己争取来的,也全部被如吸血虫的父母和弟弟一家蚕食。
她自己活成了“扶弟魔”,过了如此予给予求的人生。
因为她是姐姐,应该的。
应该的吗?
这么多年了,我们何曾想过问这么一句。
所以,张子枫事后采访的时候就说,吃西瓜的那段戏,全员是真情流露。
安然泣不成声之后,起身给姑妈鞠了一躬。
那段长长的沉默背后,她虽然只是低头,其中却包含了多少敬佩和感激,也通过荧幕,传递到了观众的心里。
此时无声胜有声。
这就是一个旧时代姐姐的形象,多么生动而无奈。没有批判,没有吐槽,只是真实地呈现出来,就让我们如此动容。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还有一个道具——摆在姑妈楼上的“套娃”,而且它的镜头还不只出现一次。
这“套娃”,代表着姐姐安然对弟弟的这一“套娃”,也是姑妈对安然舅舅、安然爸这一“套娃”,更是承载着作为“姐姐”对这个家庭、成员的精神载体。
套娃不一定要在一个底座里,人不一定只有一种活法。
姑姑整理着套娃,口中一句句念出了俄语,“你好,谢谢,我爱你,再见”。
如此,念完了她的整个人生:就是没有底座,包含着其他小娃娃的一个木壳。
2.安然,从造型到性格,看起来都明显是要强的女孩子。
被亲戚道德绑架,她直接莽上去;
被家里有背景的同事欺负,她也一点都不妥协,直来直去,丝毫不留情面。
葬礼上,她甚至一滴眼泪都没有,好像真的谁都不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