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当代电影》
六月电影票房中,《当男人恋爱时》一骑绝尘,连续拿下当日票房冠军。
《当男人恋爱时》主打爱情题材。作为改编电影,本片加入了诸多台湾本地元素,生活细节丰富,台湾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。还有台湾电影中常见的情绪,小人物的无力与迷茫,有钱人的纸醉金迷,社会的空洞,都触动人的心弦。
人物情绪激烈,举止夸张,却反映出真实的心理活动。没有归宿,没有前途,唯有一腔热血,也只能毫无目的地活着,毫无意义地死去。
这样的人生故事,唤起了许多人的点滴回忆。青春的迷茫,指引的缺失,情绪的崩溃,对爱的渴望。
本片的情感处理也非常到位,极富戏剧性,令人潸然泪下。即使有了爱情,因为生活的不幸,性格的缺陷,感情也颠沛流离,美好终究破灭。
没有对人物的美化,编剧力求真实地塑造了一个混混形象。他会用香炉砸自己的头,会举止出格,会因为一个吻想入非非。生活有了一点希望,他却一掷千金,在赌博中失去两人的全部积蓄。
对人物性格,电影中也有充分的解释,这使男主的人物立得住脚,非常饱满,容易打动观众。
片中的爱情,也是缺乏细腻的,非常直接,也有些单薄。这样的爱情,折射出当下爱情普遍的虚无,商品社会下,情感的苍白。情节可谓是写进心里,令人触景生情。
男女主在市场。邱泽的演技尤其出色,在简单的剧情中,表演时而激烈,时而压抑,充满爆发力和层次感,非常生动,又很自然,非常有感染力。
但情节上的毫无美化,也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。男主内心向善,行为却被外界影响,从而做出毫不单纯的举动。不仅如此,他进入女主的生活,却由于性格原因,忽视责任,酿成大错,没有给女主带来更好的生活,反而使她过得更加艰难和不幸。
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,这种情节非常合理,观感上却令人不甚愉悦。因为在爱情中,受到欺骗和损失的人,实在太多。本想感受爱情的美好,感受内心的缺失被填满,付出很多,却受到伤害,因此怀疑爱情。
在生活中,许多不幸的人,即使生活艰难,依然认真地活着,心怀希望。外界无法改变,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,和不做什么。即使不幸,人们依然想要幸福,想要好的生活。
就像网友评论:“一个过得不好的人,不该让另一个人过得更差。”这里其实体现出了价值观的差异,对情绪的不同理解。一些人关注情绪释放的快感,而另一些人,关注的是情绪过后留下的东西。
即使一个人值得同情,也有魅力,他的所作所为,依然会有后果,也会伤害无辜的人。另一个人即使平凡,也依然有获得幸福的权力。
本片在爱情上过度渲染,这也符合商业电影的流程。但感情渲染之下,掩盖了主创的不客观。在感情中,付出少的一方所得更多,更努力的一方所得更少,这无疑是不公平的,也是有偏向性的。每个人都可能是所得多的一方,也可能会是所得少的一方,影片自然无法让所有观众得到满足。
且在良性的社会价值观中,负责和努力,都是值得提倡的。爱情,意味着付出,意味着责任,而不是放纵和冲动。就像《碟中谍3》、《速度与激情4》中,为了家庭,主角告别了冒险和刺激,归于平淡的生活。这样的情节,虽然没有戏剧性,但格外动人。对美满家庭的渴望,始终深植每个人的内心。
本片中,感情和理想中背道而驰,没有深挚的表达,没有仪式感,只有不礼貌的举止和不负责的举动。虽然两个人都有着真情实意,他们的感情,却不是《泰坦尼克号》那样的纯粹爱情,而是市井中复杂而艰难的温暖,是不幸中的一点花火。
这样粗浅的爱情,却成为男主一生中难得的光明,这无疑体现出影片中社会的悲剧性,体现出人生的艰难,和幸福的不易。
从《大佛普拉斯》、《阳光普照》,这些当代台湾电影来看,可以看出底层生活的不幸,而这种创作环境,使台湾电影人善于刻画悲凉和愤怒。
悲凉气氛下的真挚感情,构成了“台湾新浪漫电影”的风格,也反映出了台湾的社会现状。